乳腺癌患者抗炎飲食可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美國癌癥研究所(AICR)食物、營養(yǎng)、運動和癌癥研討會上,South Carolina大學Arnold公共衛(wèi)生學院的Zheng報告的一項新的大樣本研究表明,由全谷、健康脂肪、香料和蔬菜組成的抗炎飲食(Anti-inflammatory Diet)可能有助于預防絕經(jīng)后乳腺癌幸存者的心血管疾?。–VD)。(自Medscape網(wǎng)站)
診斷乳腺癌后,與接受傳統(tǒng)的西式促炎飲食者相比,接受抗炎飲食的幸存者具有較低的CVD死亡風險。中位隨訪13年的結果顯示,攝取最高抗炎等級飲食的患者CVD的死亡風險較攝取較多炎癥飲食者下降了56%。
DII評分評估抗炎飲食
Zheng指出,基于該項研究成果,這種抗炎飲食,而并不是某一種特定的食物或營養(yǎng)物質(zhì),對于降低CVD風險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者使用South Carolina大學開發(fā)的一種膳食炎癥指數(shù)(DII)來評估飲食。攝入更多的抗炎飲食、較少的飽和脂肪、更多的多元不飽和脂肪、更多的水果和富含黃酮的蔬菜、更多的纖維素、更多的抗氧化食品(如姜、大蒜和綠茶)的乳腺癌幸存者,其DII評分最低。
相反,具有最高DII評分者的飲食通常富含精制谷物、飽和脂肪和膽固醇,而富含抗氧化劑和營養(yǎng)物質(zhì)的食物攝入量較少。
許多乳腺癌幸存者死于與其癌癥無關的原因,其中CVD是老年女性的主要風險因素。
既往一項入組近10萬女性的基于人群的隊列研究結果顯示,在確診乳腺癌后存活5年的年齡≥66歲的患者中,CVD是比乳腺癌更常見的10年死因。
抗炎飲食降低CVD死亡率
該項新的研究入組1993~1998年2150例乳腺癌幸存者,均為女性健康倡議(WHI)研究的長期參與者,入組時年齡為50~79歲,且沒有罹患癌癥。研究入組女性在WHI隨訪期間罹患浸潤性乳腺癌,并在確診后約一年半時完成了飲食調(diào)查問卷。
研究者將入組患者分為四個膳食組,使用DII對患者的飲食進行評分。中位隨訪13.3年時,580例全因死亡,其中212例死于乳腺癌,103例死于CVD。結果顯示,較低的抗炎評分與較低的CVD死亡率(HR=0.43)相關,但與較低的乳腺癌特異性死亡率(HR = 0.90)或全因死亡率(HR=0.80)無關。
Zheng指出,炎癥與癌癥相關,既往多項研究表明促炎飲食與結直腸癌之間的相關性。鑒于研究提示炎癥飲食可增加癌癥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關于飲食的探討應納入患者治療計劃。但研究僅關注了老年癌癥患者,因此目前尚不明確炎癥飲食是否會改變較年輕的絕經(jīng)前患者的CVD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