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黄又无码在线免费看_av操操_青青草超碰_成人伊人精品色XXXX视频

北京大學腫瘤醫(yī)院

全球腫瘤快訊

追蹤?新進展?其他腫瘤

全腦放療的地位轉變:終結還是擇用?

發(fā)表時間:2017-03-07

    全腦放療在腦轉移瘤的治療中地位如何?

    美國邁阿密癌癥研究所Minesh P. Mehta等認為:依然有用。(JAMA Oncol. 2017年1月5日在線版)

    質疑全腦放療的研究

    全腦放療(WBRT)一直都是腦轉移(BrM)治療方案中的重要一環(huán),但近期的試驗對其地位提出了質疑。

    QUARTZ試驗中,研究者將538例非小細胞肺癌(NSCLC)且有BrM的患者隨機分為WBRT組或最佳支持治療組,結果兩組的中位總生存期(OS:均為8~9周)和生活質量均無差異,WBRT的臨床益處和生活質量改善需要數(shù)周時間才能顯現(xiàn)。而半數(shù)以上的患者在8周內(nèi)便死亡,沒有充分的時間表現(xiàn)出生活質量益處,因此該療法對身體狀況差、生存期短的患者意義不大;相反,最佳支持治療更為適合。

    另一項試驗Alliance(NCT00377156)中,共計213例1~3個BrM的患者被隨機分為立體定向放療(SRS)加或不加WBRT。而考慮到WBRT治療后顱內(nèi)進展的時間較短,因此兩組的中位OS并無差異(HR=3.6,P<0.001)。結論之一是,WBRT雖然能夠改善局控率,但無法延長中位OS,因此不宜采用。但這是一個滑坡謬誤(注:一種邏輯謬論,即不合理地使用連串的因果關系,將“可能性”轉化為“必然性”,以達到某種意欲之結論),畢竟SRS除了可改善局控率之外,從未在≥1個BrM的患者中表現(xiàn)出任何生存益處。從邏輯角度講,SRS也不應采用。

    支持全腦放療的研究

    能夠改善顱內(nèi)疾控率的療法只能為有較高顱內(nèi)進展死亡風險和較低顱外進展風險的患者改善中位OS。近期一項在NSCLC患者中進行的Ⅲ期預防性顱腦放射試驗顯示,預防性顱腦放射的結局好;無病生存期顯著延長,為28.5個月 vs 21.2個月(HR=0.67,P=0.04);5年腦轉移風險從49.9%下降至20.3%。中位OS為31.2個月 vs 27.4個月(HR=0.81),但未達統(tǒng)計學顯著性,因為試驗在達到主要目的后被提前終止。隨機試驗JROSG 99-1的二次分析將患者分為“不支持疾病特異性分級預后評估(DS-GPA)”組和“支持DS-GPA”組,在WBRT加SRS療法下,有NSCLC BrM和“支持DS-GPA”患者的中位OS獲得改善(16.7個月 vs 10.6個月;HR=1.92,P=0.04)。NSCLC中,WBRT可改善顱內(nèi)疾控率,部分患者中還可改善中位OS。

    立體定向放療更好?

    既往隨機試驗數(shù)據(jù)表明,WBRT和SRS可降低局部和遠處腦轉移率,但無法改善中位OS。Alliance試驗的立題依據(jù)是,WBRT會引起神經(jīng)認知失能(NCDF),但將判斷NCDF的閾值定為0.65過高,而定為0.4左右可接受。試驗顯示:SRS治療3個月時NCDF的比率達到了不可接受的63.5%,但還是好于SRS加WBRT的91.7%。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原因很簡單,SRS的3個月顱內(nèi)進展率大幅增高的累積效應(SRS和WBRT分別為24.7%和6.3%)、因復發(fā)導致多次治療、以及復發(fā)和SRS本身引起NCDF,導致超過60%的患者在接受單獨SRS治療后出現(xiàn)認知功能減退。

    結論駭人:SRS無法改善中位OS,且腦復發(fā)率極高(>50%),并且可引起2/3的患者出現(xiàn)早期NCDF。一項SRS對照研究納入了無癥狀的1~4個BrM的NSCLC患者,105例患者接受了隨機分組,結果發(fā)現(xiàn)SRS與化療相比無法改善中位OS(14.6個月 vs 15.3個月)。所以,在SRS中,面對63.5%的NCDF以及50%的12個月顱內(nèi)復發(fā)率,如何認定該療法的治療意義?

    大部分SRS支持者認為單獨SRS治療的NCDF率如此之高實屬罕見??赡艿慕忉屖牵瑱z測方法靈敏度極高、閾值低,僅1個標準差的變化就形成了“偏倚”。因此,檢出了與患者無直接關系的小變化后,使得接受單獨SRS治療的患者中有60%被認定為治療3個月后出現(xiàn)認知功能減退。Alliance試驗中,如果使用1.5個標準差變化為標準,則SRR治療3個月的NCDF降至19%,SRS加WBRT降至45.8%;使用2個標準差時,分別降至1.6%和10.6%;多數(shù)SRS支持者認為這才是實際結論,即NCDF為10%左右,WBRT加SRS能夠在顱內(nèi)疾控率和復發(fā)治療之間取得最佳平衡。

    那么哪個閾值有臨床意義?臨床上患者認知功能的確出現(xiàn)了大幅減退,這一點毋庸置疑。使用簡明精神狀態(tài)量表評價單獨SRS組或SRS加WBRT組患者的重度認知功能減退情況,12個月和24個月時的NCDF似然比在SRS加WBRT組中分別為23.9%和31.5%,在單獨SRS組中分別為40.7%和48.1%,表示復發(fā)比WBRT引起的重度NCDF更嚴重。

    目前的推薦

    Mehta等表示,在臨床實踐中,會讓病情極差的患者接受最佳支持治療。而對于DS-GPA評分較好的患者,則告知WBRT和SRS可顯著改善顱內(nèi)疾控率,繼而有可能改善生存,但有一定失敗風險。另會告知患者有1~2個標準差的下降區(qū)間,下降2個標準差時WBRT風險增加約10%,而不使用WBRT時有50%的顱內(nèi)進展風險。對于BrM≥4個的患者,除非DS-GPA評分極低,或預期壽命過短,否則均在與患者充分溝通的基礎上根據(jù)個體情況建議WBRT、SRS或聯(lián)合療法。NSCLC分子分型明確的患者,顱內(nèi)和顱外轉移瘤對EGFR或ALK抑制劑比一般化療更為敏感,生存期更長。未來針對這些患者可有更為不同的建議。

    (編譯 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