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管原位癌患者比普通人壽命更長
導管原位癌患者比普通人壽命更長
荷蘭癌癥研究所Lotte Elshof等的研究顯示,診斷為導管原位癌(DCIS)的患者并不增加死亡風險。相反,50歲以上女性診斷為DCIS后,10年生存率比普通女性更高。(2017年歐洲癌癥組織大會. 摘要號173)
數(shù)據(jù)來自于1989~2004年被診斷為DCIS的10 000例女性患者,中位隨訪10年。80%的患者年齡在50歲以上,中位年齡為57歲。
DCIS患者除了死于乳腺癌的風險升高外,其他死亡風險均較低。即便如此,DCIS患者乳腺癌風險實際上仍非常低,并不是該類患者的主要死因。總體上,50歲以上人群死于乳腺癌的10年絕對風險為1.4%;50歲以下者稍高,為2.4%。
Elshof表示,這些數(shù)據(jù)可以使DCIS患者放心,并有助于探討過度診斷和過度治療的問題。DCIS患者死亡率低于普通人群可能令人吃驚,但多數(shù)人是通過乳腺篩查診斷DCIS的,這些女性具有健康意識,健康習慣可能更好。診斷DCIS后她們繼續(xù)保持良好的習慣,更努力地去保持健康,比如保持體重和堅持鍛煉。
一位研究者表示,他們在德國的研究發(fā)現(xiàn)參加癌癥篩查項目和未參加者之間死亡率顯著不同。
西班牙巴塞羅那的Isabel Rubio認為這項研究很不錯。其他研究也顯示出DCIS患者死于乳腺癌的絕對風險低,應讓這些女性放心。她還認為篩查導致DCIS患者大量增加,屬于過度診斷,但不是過度治療?,F(xiàn)在有趨勢認為不需治療DCIS病灶,尤其是低?;蚨栊缘腄CIS,但這些尚在臨床試驗探索中。正在進行的研究將極低危DCIS患者隨機納入手術組和觀察等待組,結果大概需要5年時間才能達到最佳評估時間,在此期間,仍應治療所有的DCIS患者。
荷蘭的Philip Poortmans表達了類似的觀點,這些數(shù)據(jù)令生存者和考慮潛在不良反應的患者放心。另一項研究顯示,接受放療的乳腺癌患者心肌梗死風險增加。但上文研究卻顯示DCIS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低于普通人群,其他死亡原因也均較低,包括消化系統(tǒng)和呼吸系統(tǒng)疾病,以及除乳腺癌外的其他癌癥。Poortmans提醒,人們?nèi)孕枰J識到1/5患者死于乳腺癌,有可能是DCIS進展的結果。期待進一步研究結果,以判斷對患者而言復發(fā)和DCIS進展的危險因素,比如這項研究中顯示出的年齡因素。
(編譯 孫婧 審校 張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