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素瘤腹腔轉移 全身系統(tǒng)治療時代手術治療仍有價值
美國Hofstra Northwell醫(yī)學院的Gary B. Deutsch報告的一項研究顯示,即使在全身治療時代,手術切除仍然是黑色素瘤腹腔轉移一種重要的治療策略。(JAMA Surg. 2017年4月5日在線版)
在過去十年中,轉移性黑色素瘤的系統(tǒng)治療迅速發(fā)展,治療變得更加復雜。該研究旨在探討現(xiàn)代治療環(huán)境下,手術切除對黑色素瘤腹腔臟器轉移患者是否有生存獲益。
這項回顧性研究數(shù)據來自Providence St Johns健康中心的John Wayne癌癥研究所入組了1623例黑色素瘤患者數(shù)據,這些患者在全身治療進展之前(1969~2003年)和之后(2004~2014年)均存在潛在可切除的腹腔轉移灶。主要研究結果與評價指標為總生存期(OS)。
在1623例腹部轉移的黑色素瘤患者中,男性1097例(67.6%),平均年齡為54.6歲。在轉移性黑色素瘤患者中,1623例(320例,19.7%,2004~2014年)有腹腔轉移,其中336例(20.7%)伴有胃腸道轉移,697例(42.9%)肝臟轉移,138例(8.5%)腎上腺轉移,38例(2.3%)胰腺轉移,109例(6.7%)脾臟轉移以及305例(18.8%)多臟器轉移。對比非手術患者(1231例,7.0個月),手術患者的中位OS(392例,18.0個月)更長(P?<0.001)。最長的1年和2年OS出現(xiàn)在胃腸道(分別為52%和41%)和肝臟(分別為51%和38%)轉移切除術后。多變量分析發(fā)現(xiàn),年齡的增長(HR=1.01,95%CI 1.00~1.01;P?=?0.02)和潰瘍的存在(HR=1.21,95%CI 1.01~1.45;P?=0?.04)與更差的OS相關。另外,轉移灶切除(HR=0.59,95%CI 0.46~0.74;P?<0?.001)和胃腸道轉移(HR=0.65,95%CI 0.48~0.87;P?=?0.004)與更長的OS相關。全身系統(tǒng)治療并沒有顯著影響預后(HR=0.82,95%CI 0.67~1.02;P?=?0.15)??傮w而言,胃腸道轉移患者接受徹底的、根治性切除術可以最大程度受益,中位OS可達64個月。
研究者表示,這項研究是最大的單機構黑色素瘤腹腔轉移研究,這表明即使在全身治療時代,手術切除仍然是一種重要的治療策略。
(編譯 尹起亮 審校 吳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