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fā)性前列腺癌中MSH2缺失的價值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醫(yī)學院Guedes等報告,錯配修復(MMR)2蛋白的缺失與MSH2基因的失活和超突變、腫瘤淋巴細胞浸潤密度大均有關(guān),在高級別前列腺癌中更常見。(Clin Cancer Res. 2017; doi: 10.1158/1078-0432.CCR-17-0955.)
MMR基因的失活可能預示轉(zhuǎn)移性前列腺癌對免疫治療敏感性。該研究共納入1133例原發(fā)性前列腺腺癌和43例前列腺小細胞癌(NEPC)患者,通過免疫組化和二代測序技術(shù)(NGS)檢測MSH2,通過聚合酶鏈反應(PCR)和NGS檢測微衛(wèi)星不穩(wěn)定性(MSI)。
結(jié)果顯示,原發(fā)前列腺腺癌和NEPC中,1.2%(14/1176例)的患者出現(xiàn)MSH2缺失,腫瘤主要區(qū)域Gleason評分為5分(Gleason評分9~10分)的患者中,8%(7/91例)出現(xiàn)MSH2缺失,而其他評分患者的MSH2缺失率僅為0.4%(5/1042,P<0.05)。NEPC患者中,5%(2/43例)出現(xiàn)MSH2缺失。
一般情況下MSH2是純合性缺失,這一點提示MSH2缺失是一個早期事件或是克隆事件。NGS證實,MSH2功能缺失性改變發(fā)生于所有的(12/12例)樣本中。其中,83%(10/12例)出現(xiàn)雙等位基因失活,83%(10/12例)出現(xiàn)超突變。PCR檢測發(fā)現(xiàn)61%(8/13例)的患者出現(xiàn)MSI,而NGS檢測發(fā)現(xiàn)58%(7/12例)的患者出現(xiàn)MSI。3例(25%)患者出現(xiàn)MSH2胚系突變。
出現(xiàn)MSH2缺失的腫瘤,對比相同分級但沒有MSH2缺失的腫瘤,CD8陽性淋巴細胞浸潤密度更大(390個/mm2 vs 76 個/mm2,P=0.008)。CD8陽性淋巴細胞的浸潤密度與MSH2缺失患者中的突變負荷相關(guān)(r=0.72,P=0.005)。對T細胞受體測序結(jié)果顯示,病例組克隆形成能力較對照組有更高的趨勢。
(編譯 彭衍立 審校 田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