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展無癥狀無大腫塊濾泡淋巴瘤患者
接受利妥昔單抗或觀察等待的開放隨機
Ⅲ期臨床研究
進展期低腫瘤負荷濾泡淋巴瘤患者常規(guī)采用觀察等待直至疾病進展,為探討免疫治療能否獲益,Adeshna等評價了利妥昔單抗早期使用與觀察等待相比是否能夠延緩化療或放療的需要,以及對生活質(zhì)量(QoL)的影響。
研究者將無癥狀低腫瘤負荷濾泡淋巴瘤患者(年齡≥18歲,病理1級、2級和3a)按1:1:1比例隨機分配至觀察等待、利妥昔單抗375 mg/m2/周×4周(利妥昔單抗誘導(dǎo))、或利妥昔單抗誘導(dǎo)后維持治療(利妥昔單抗每2月一次,連續(xù)2年),2007年9月30日利妥昔單抗誘導(dǎo)組入組結(jié)束,此后研究改為兩組。主要研究終點為重新開始治療的時間和第7個月QoL(如利妥昔單抗誘導(dǎo)治療后6個月)。所有隨機分配的患者根據(jù)治療意向均納入重新開始治療時間分析。主要研究現(xiàn)已結(jié)束,正在進行長期隨訪。該研究已注冊 網(wǎng)站, NCT00112931。
自2004年10月15日至2009年3月25日,來自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土耳其、波蘭118個中心共379例患者被隨機分配至觀察等待或利妥昔單抗維持,84例患者在入組結(jié)束前進入利妥昔單抗誘導(dǎo)組。
重新開始治療時間存在顯著差異,觀察等待組3年不需要治療患者46%(95%CI 39-53),而利妥昔單抗維持組88%(95%CI83-92)患者不需治療(HR 0.21,95%CI 0.14-0.31,P<0.0001);利妥昔單抗誘導(dǎo)組 78% (95% CI 69—87)患者在3年不需要治療,顯著高于觀察等待組 (HR 0.35, 95% CI 0.22-0.56; P<0.0001), 但與利妥昔單抗維持治療組相比無差別(0.75, 0.41-1.34; P=0.33)。
與觀察等待組相比,利妥昔單抗維持治療組患者第7個月腫瘤心理調(diào)節(jié)分級積分 (P=0.0004)以及疾病應(yīng)付方式積分 (P=0.0012)均較基線獲得顯著改善, 但利妥昔單抗誘導(dǎo)組未顯示QoL的改善。 利妥昔單抗組發(fā)生18例嚴(yán)重不良事件(利妥昔單抗誘導(dǎo)組4例,利妥昔單抗維持治療組14例),其中12例為3-4級(感染5例,過敏反應(yīng)3例,中性粒細胞缺乏4例),所有均獲緩解。
研究者認為利妥昔單抗單藥治療應(yīng)考慮作為無癥狀、進展期、低瘤負荷濾泡淋巴瘤的治療選擇。
(編譯 李江濤 審校 常乃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