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 機器人腹腔鏡手術對比開放手術
澳大利亞研究者Coughlin等報告,機器人輔助的腹腔鏡前列腺切除術對比開放性恥骨后入路前列腺切除術,24個月后的功能學轉(zhuǎn)歸相似。(Lancet Oncol. 2018年7月12日在線版)
此前有研究發(fā)現(xiàn),機器人輔助腹腔鏡前列腺切除術與開放手術的早期轉(zhuǎn)歸相似,研究者報告了對比兩種術式的術后24個月功能指標和腫瘤學轉(zhuǎn)歸。
該項隨機對照Ⅲ期研究入組選擇手術治療的新發(fā)局限期前列腺癌患者(35~70歲),等比分入機器人輔助腹腔鏡前列腺切除術組或開放性恥骨后入路前列腺切除術組,對比了兩種術式術后24個月的功能指標和腫瘤學轉(zhuǎn)歸。
結果顯示,兩組均有163例患者;最終18例退出,其中12例為開放性手術組患者。隨訪24個月時,機器人輔助手術組和開放性手術組分別有150例和146例患者。術后6個月時,泌尿系功能評分無顯著差異,分別為88.68分和88.45分,12個月時分別為90.76分和91.53分,24個月時分別為91.33分和90.86分。性功能評分也無顯著差異。根據(jù)生化復發(fā)患者比例(9% vs. 3%)評價的等效性分析未得出兩種術式相似,有效性分析有顯著性(P=0.0199),影像學進展患者比例兩組無顯著差異(P=0.2956)。
(編譯 郭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