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 死亡率降低局限于可能從篩查中獲益的患者
丹麥哥本哈根大學Beau等報告,乳腺癌篩查在受邀接受篩查人群中的長期效果較明顯,可降低20%的乳腺癌特異性死亡率。這一效果局限于那些可能從篩查獲益的乳腺癌患者。(J Clin Oncol. 2018年9月4日在線版 doi: 10.1200/JCO.2018.78.0270)
隨機對照臨床試驗顯示,篩查可降低乳腺癌死亡率,但近期一些觀察性研究顯示,程序化的篩查對降低乳腺癌死亡率的影響較小。得到這種明顯矛盾的結論,或是觀察性研究融合數據所致。該研究基于個體數據評估了篩查的長期效果。
研究者利用哥本哈根和丹麥國家登記處的乳腺癌篩查數據,對受邀篩查女性的乳腺癌特異性死亡率與未篩查者的預計死亡率進行比較。該分析利用了三種模型進行評估,分別為:“單純模型”,即包括所有乳腺癌死亡病例;“隨訪模型”只計算第一次受邀篩查后診斷的乳腺癌死亡病例;“評估模型”,在篩查年齡期間其與隨訪模型的算法相似,但在篩查年齡后,只計算在篩查年齡期間確診女性的乳腺癌死亡病例數和隨訪人-年數。
結果顯示,共隨訪18 781 292人-年,其中976 743人-年來自于接受邀請篩查。單純模型和隨訪模型顯示在受邀接受篩查后,分別降低10%和11%的乳腺癌死亡率。然而,許多乳腺癌死亡病例是在診斷時已不符合篩查的情況下發(fā)生的。評估模型顯示,受邀篩查后,乳腺癌死亡率降低20%。
(編譯 柯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