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胰腺癌基質的治療策略研究
胰腺癌比較難搞的一個原因就是腫瘤通常被周圍間質緊緊包裹著,這些間質由各種細胞和結締組織組成,這里面的細胞通常都被腫瘤細胞“策反”了,忠誠地守護著腫瘤組織,使得治療藥物難以到達腫瘤細胞發(fā)揮作用。(Cancer Discov. 2018年10月26日在線版. doi: 10.1158/2159-8290.CD-18-0710)
通過研究腫瘤細胞發(fā)出的給這些周圍細胞的各種分子信號,研究者發(fā)現(xiàn)了讓纖維細胞保護腫瘤細胞的信號,以及讓纖維細胞攔截腫瘤細胞的信號。
胰腺癌的預后都比較差,診斷都較晚期,化療對延緩腫瘤生長疾病進展的作用有限,即使接受治療,多數(shù)患者診斷后也僅能生存6個月左右。
研究者指出,胰腺癌很大的問題是癌細胞被厚厚的基質包裹保護著,所有實體瘤都有基質成分,但胰腺癌的這種基質成分太過發(fā)達,占腫瘤組織的近90%,這么厚的基質直接攔截了抗癌藥物到達胰腺癌細胞,基質細胞還分泌促進腫瘤生長的分子。
克服基質的這種保護效應很難,目前研究者發(fā)現(xiàn)了一種可能的策略。研究者發(fā)現(xiàn),找到了合適的細胞信號通路,可誘導基質細胞加入到抗腫瘤系列中來。
基質中一種關鍵的成分是成纖維細胞,這類細胞生成基質的結締組織,還分泌促進腫瘤細胞生長的分子,還發(fā)揮抑制免疫系統(tǒng)殺傷腫瘤細胞的作用。研究者此前發(fā)現(xiàn)胰腺基質中有至少兩種成纖維細胞,有的是支持腫瘤生長的,有的是相反作用,抑制腫瘤生長的,并且不固定,給予合適的刺激,促進腫瘤生長的成纖維細胞可以變?yōu)橐种颇[瘤的成纖維細胞。
這種好變壞和壞變好的轉變,依賴于微環(huán)境和腫瘤細胞給出的信號。研究者認為,或許這可以利用起來,畢竟能讓促進腫瘤生長的細胞轉變?yōu)橐种颇[瘤的細胞,要比單純消除促進腫瘤生長細胞的策略更有效。
研究者發(fā)現(xiàn),IL-1就是一個能讓成纖維細胞站隊到促腫瘤行列的分子,而TGF-β是能將壞成纖維細胞扭轉為好成纖維細胞的分子,甚至在有IL-1的情況下,TGF-β依然能使成纖維細胞保持在抗腫瘤隊伍中。
研究者正在探討操縱了IL-1和TGF-β使成纖維細胞變好后,胰腺腫瘤的改變,以及靶向這些通路聯(lián)合化療或免疫治療的療效,研究者認為,患者最終可能會從聯(lián)合治療中獲益,聯(lián)合治療既包括靶向癌細胞的治療,又包括靶向微環(huán)境成分的治療,可能更為有效。
(編譯 孫菲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