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Durvalumab輔助免疫治療小樣本研究
會上報告的小樣本研究顯示,初始放化療+手術治療后,接受Durvalumab(Imfinzi)輔助治療殘留病灶的局部晚期食管腺癌患者,80%的患者可在1年時無復發(fā)生存。
24例患者12個月無復發(fā)生存率為79.2%,預計26個月無復發(fā)生存率為67.9%。有評論者指出,由于是小樣本非隨機研究,該研究尚不足以改變臨床實踐,但研究結果為將來的Ⅲ期隨機臨床試驗奠定了基礎,提示有必要探討Durvalumab輔助治療作為有殘留病灶者的標準治療,已經很長時間沒有看到食管癌中有如此生存曲線的表現了。
局部晚期食管和食管胃交界部腺癌的標準治療是同步放化療后食管切除術,治療后半數患者1年內復發(fā)。標準治療后未獲得病理完全緩解的患者復發(fā)風險較高,迄今對這類患者尚無可帶來生活獲益的輔助治療。
評估PD-L1抑制劑Durvalumab的理論基礎包括在轉移性PD-L1陽性食管癌中Durvalumab有抗PD-1/PD-L1活性的研究證據,臨床前研究顯示放療和化療可誘導PD-1/PD-L1通路上調。
該研究為多中心Ⅱ期臨床研究,入組局部晚期食管/食管胃交界部腺癌患者,患者接受了放化療和手術切除獲得陰性切緣,主要研究終點為1年無復發(fā)生存,次要終點包括安全性和輔助Durvalumab治療的可行性。研究者預測Durvalumab可將1年無復發(fā)生存率從50%提高到75%。
所有患者接受了含鉑方案化療和放療(41 Gy),手術后1~3個月,患者接受Durvalumab每4周最長12個月治療,治療停止后繼續(xù)對主要終點隨訪1年。
患者接受了中位12.5周期的Durvalumab治療,半數患者完成了計劃的12個月輔助治療,6例患者因疾病進展終止治療,5例因不良反應,1例撤銷知情同意。
最常見的1~2級不良反應包括疲勞(33%)、惡心(25%),3例患者因治療相關3級不良反應終止治療(肺炎、肝炎和腸炎)。中位隨訪14.5個月,研究達到主要終點。
會上討論焦點包括為何未將患者局限于PD-L1陽性者,理論上局限于PD-L1陽性患者可能會有更好的療效表現。研究者表示放化療后有用的療效預測標志物并未可知。研究者將繼續(xù)分析無復發(fā)生存與PD-L1狀態(tài)和腫瘤浸潤淋巴細胞的關系。
(編譯 吳靖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