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tǒng)性淋巴結切除不增加晚期卵巢癌患者生存獲益
德國Kliniken Essen-Mitte研究院Harter等報告的針對卵巢癌系統(tǒng)性淋巴結清掃的隨機臨床試驗顯示,接受了腹腔內(nèi)肉眼完全切除且術前和術中臨床診斷淋巴結陰性的晚期卵巢癌患者,不能從系統(tǒng)性盆腔和主動脈旁淋巴結清掃中獲益,系統(tǒng)性淋巴結清掃與不接受淋巴結清掃術相比,未帶來總生存和無進展生存獲益,且與較高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相關。(N Engl J Med. 2019; 380: 822-832. doi: 10.1056/NEJMoa1808424)
系統(tǒng)性盆腔和主動脈旁淋巴結清掃術已被廣泛用于晚期卵巢癌患者的外科治療,但來自隨機臨床試驗的支持證據(jù)有限。
該研究入組組織學確診的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患者在取得了肉眼完全切除后進行隨機分組,分別接受系統(tǒng)性淋巴結清掃或不接受清掃。主要研究終點為總生存(OS),次要終點包括無進展生存(PFS)、生活質(zhì)量和切除淋巴結數(shù)目。
2008年12月至2012年1月,共計647例患者組成意向性治療人群,其中323例分配至淋巴結清掃組,324例分配至不行淋巴結清掃組。淋巴結清掃組和不行淋巴結清掃組分別有99.1%和96.6%的患者完成了方案分配的治療。淋巴結清掃組中位淋巴結切除數(shù)為57個,包括22個主動脈旁和35個盆腔淋巴結。病理診斷顯示淋巴結清掃組的轉移率為55.7%。
在總體人群中,患者的中位PFS和OS分別為25.5個月和67.2個月。對比淋巴結清掃組和未清掃組,中位OS分別為65.5個月和69.2個月(HR=1.06,P=0.65)。次要終點PFS分析也未觀察到兩組顯著差異,中位PFS均為25.5個月(HR=1.11,P=0.29)。
淋巴結清掃術組因感染需要接受抗生素治療的比例顯著較高(25.8% vs. 18.6%),嚴重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高,如再次開腹的發(fā)生率(12.4% vs. 6.5%)和術后60日內(nèi)的死亡率(3.1% vs. 0.9%)。
在減瘤術后進行開放性淋巴結清掃術會顯著延長手術時間、增加出血量、增加需要輸液或輸入冰凍血漿患者比例、增加術后進入中等監(jiān)護或ICU的患者比例。
術后的系統(tǒng)性治療情況,淋巴結清掃組和未行淋巴結清掃組分別有80.5%和83.9%的患者接受鉑類、紫杉醇聯(lián)合或不聯(lián)合貝伐珠單抗治療,方案符合率分別為86.0%和87.4%。
該研究顯示,接受了肉眼完全切除,且臨床診斷淋巴結陰性的晚期卵巢癌患者,并不能從系統(tǒng)性淋巴結清掃中獲益;相反,淋巴結清掃會加重患者的治療負擔和損傷。 (編譯 趙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