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疫情前后 乳腺癌、宮頸癌和結直腸癌篩查和診斷的變化
美國研究者Oakes等報告,對乳腺癌、宮頸癌和結直腸癌而言,基于人群的篩查和診斷數(shù)據(jù)仍低于篩查流行前的水平。篩查在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的初始階段迅速反彈,然而更長的隨訪數(shù)據(jù)表明,預防性癌癥篩查的缺口再次出現(xiàn)并惡化。(JAMA Oncol. 2022年11月17日在線版)
為了探究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前后乳腺癌、宮頸癌和結直腸癌的篩查模式和診斷模式,該項橫斷面研究自相關數(shù)據(jù)庫納入所有50個行政州和哥倫比亞特區(qū)的住院患者、門診患者和處方藥報銷數(shù)據(jù),分析了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各季度的醫(yī)療數(shù)據(jù)?;颊吣挲g為21~85歲,其中乳腺癌和宮頸癌只納入女性患者。研究者計算了每10萬例符合條件的受益人中接受乳腺癌篩查(鉬靶技術)、宮頸癌篩查(巴氏檢測和人乳頭瘤病毒篩查)和結直腸癌篩查(結腸鏡檢查、糞便檢測、糞便DNA、CT結腸成像或乙狀結腸鏡檢查)的季度數(shù)據(jù)。次要終點包括每種癌癥類型的年患病率。
結果顯示,該分析包括3.06億名個體,平均年齡51.5歲±17.2歲;167 558 961例(54.6%)為女性,139 438 790例(45.4%)為男性,Charlson合并癥指數(shù)得分為0.7±1.7(0表示無合并癥)。
對于乳腺癌,每10萬符合條件的受益人中,流行前的季度鉬靶篩查中位人數(shù)為8216人(IQR:8116~8407人),在2020年第2季度下降到4951人,下降了40%。到2020年第3季度和第4季度,鉬靶技術的應用反彈到流行前水平,但在2021年下降7374人(IQR:7127~7577人),季度赤字率范圍為6%~17%。
對于宮頸癌,每10萬符合條件的受益人中,流行前的季度篩查中位人數(shù)為5602人(IQR:5462~5851人)。2020年第2季度的宮頸癌篩查率降至3563人,下降了36%;到2020年第3季度,宮頸癌篩查朝著流行前的中位數(shù)水平反彈,然后從2020年第4季度的4853人逐步下降到2021年第4季度的4246人。
對于結腸直腸癌,每10萬符合條件的受益人中,篩查從流行前的季度應用中位3162人(IQR:3126~3202人)下降到2020年第2季度的1746人,下降了45%。從2020年第3季度到2021年第4季度,結直腸癌季度篩查人數(shù)為2590~2861人,為流行前中位數(shù)水平的82%~90%。
與報告的癌癥篩查減少一致,患病率在2019~2020年下降了6.0%~7.1%,在2020~2021年又下降了4.8%~6.1%。該研究的優(yōu)勢在于使用了具有全國代表性的所有支付者的數(shù)據(jù)集,而其局限性則是沒有探究每次檢測的原因(例如,篩查原因、問題或診斷的原因)。此外,該模式表明,到2021年,相當大一部分人放棄了醫(yī)保。為了改善長期結局,多個利益相關方需要考慮新的策略,并投入適當?shù)馁Y源來增加符合指南的癌癥篩查。
(編譯 田啟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