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黄又无码在线免费看_av操操_青青草超碰_成人伊人精品色XXXX视频

北京大學腫瘤醫(yī)院

全球腫瘤快訊

追蹤?新進展?其他腫瘤

種系檢測或使部分青年癌癥患者獲益

發(fā)表時間:2020-07-21

    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Mardis等報告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的數據顯示,每年約有70 000名15~39歲的青少年和青年(AYA)被確診患癌,其中某些癌癥可能具有獨特的遺傳特征和生物學特征。在調查18~39歲癌癥患者的種系易感性時,發(fā)現21%的“早發(fā)癌癥”患者和13%的“青年癌癥”患者具有遺傳突變。(2020 AACR虛擬年會Ⅱ. 摘要號1122)

    該研究納入了1201例18~39歲的各種實體瘤患者,應用MSK-IMPACT種系遺傳檢測方案種系分析,該方案采用二代測序技術,可檢測多達88個既往提示與癌癥易感性有關的基因。據SEER數據,研究者將患者分為幾類,包括早發(fā)性癌癥患者(877例)和青年癌癥患者(324例)。早發(fā)性癌癥定義為39歲以下發(fā)病的、低于該癌癥平均診斷年齡1個標準差以上的癌癥;而青年癌癥定義為39歲以下發(fā)病的,該癌癥平均診斷年齡1個標準差以內的癌癥。

    260期(完成版)-94.jpg

    結果顯示,在早發(fā)性癌癥患者中,最常被診斷出的惡性腫瘤是結直腸癌、乳腺癌腎癌、胰腺癌卵巢癌。在青年癌癥患者中,最常見的診斷是腦癌、睪丸癌和甲狀腺癌,以及肉瘤。在早發(fā)性癌癥隊列中,可能的種系致病基因或種系致病基因變異的患病率為21%,而在青年癌癥隊列中為13%(P=0.002);在早發(fā)性癌癥中,中度~高度外顯性致病變異富集(15% vs. 10%,P=0.01)。

    早發(fā)性癌癥患者中最常見的突變基因是BRCA2、BRCA1、CHEK2和ATM,其中胰腺癌、乳腺癌腎癌的種系致病變異率最高。青年癌癥隊列中TP53和SDHA突變最常見。在青年肉瘤患者中,18.1%的突變率與早發(fā)性癌癥組中的相似。

    (編譯 何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