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男性有生育問題時 其家族成員更易罹患某些癌癥
美國猶他大學Ramsay等報告,當男性有生育問題時,其家族成員更容易發(fā)生某些癌癥。在無精子癥男性的家族中,家族成員罹患骨關節(jié)癌、軟組織癌(如肉瘤)、子宮癌、霍奇金淋巴瘤和甲狀腺癌的風險均顯著增高;而在嚴重少精子癥男性的家族中,結腸癌、骨關節(jié)癌和睪丸癌的風險均顯著增高,但這些家族成員的食管癌風險降低。(Hum Reprod. 2024年2月22日在線版)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團隊分析了786名有生育問題男性的精液情況,并將其與一般人群中5674名有生育能力的男性進行了匹配。參與者的三代以內家族成員經猶他州人口數(shù)據(jù)庫來確定,家族成員的癌癥病史經猶他州癌癥登記處數(shù)據(jù)庫來確定。從1966年到2017年,至少有10名成員的家族被納入分析。
結果顯示,在有生育問題的男性中,426例患無精子癥,360例患嚴重少精子癥,他們的精子濃度分別為0個/毫升和<150萬/毫升。在每個家族中,每種癌癥類型的家族風險均被評估,根據(jù)家族成員的性別、年齡、出生隊列和隨訪人—年情況進行校正。
與一般人群的對照家族相比,無精子癥家族和嚴重少精子癥家族中家族成員的癌癥風險均顯著增高。在無精子癥男性的家族中,家族成員骨關節(jié)癌癥(HR=2.56,95%CI 1.48~4.42)、軟組織癌(HR=1.56,95%CI 1.01~2.39)、子宮癌(HR=1.27,95%CI 1.03~1.56)、霍奇金淋巴瘤(HR=1.60,95%CI 1.07~2.39)和甲狀腺癌(HR=1.54,95%CI 1.21~1.97)的風險均增高。在嚴重少精子癥男性的家族中,家族成員結腸癌(HR=1.16,95%CI 1.01~1.32)、骨關節(jié)癌(HR=2.43,95%CI 1.30~4.54)和睪丸癌(HR=2.34,95%CI 1.60~3.42)的風險均增高,但家族成員食管癌的風險顯著降低(HR=0.39,95%CI 0.16~0.97)。
在無精子癥的男性家族中,研究者發(fā)現(xiàn)了13個集簇的家族性多癌模式,其中1個集簇(包括66%的家族成員)為人群水平的癌癥風險。余下12個集群都增高了2~7種癌癥的發(fā)生風險。
在嚴重少精子癥的男性家族中,研究者發(fā)現(xiàn)了12個不同的家族性多癌集簇,所有這些集簇都增高了1~3種癌癥的風險。
幾個癌癥風險較高的集簇均顯著增高了較年輕時易發(fā)癌癥診斷的概率,特別是在青少年和青年中常見的癌癥,如乳腺癌、甲狀腺癌、黑色素瘤、睪丸癌、宮頸癌、肉瘤和淋巴瘤。
Ramsay等表示,該研究確定了生育能力差的男性家族中幾種獨特的癌癥風險模式。當家族成員有共同的癌癥風險模式時,這表明他們有共同的遺傳、環(huán)境或健康行為。遺傳和環(huán)境暴露因素也可能共同作用以增高癌癥風險。通過識別哪些家族群體具有相似的癌癥風險模式,醫(yī)生們可以增進對癌癥和不孕不育生物學機制的了解,這將有助于家族癌癥風險的評估,并能提供更好的患者咨詢服務。 (編譯 段晶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