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4/10的癌癥可預防
一項美國癌癥協(xié)會的研究表明,美國成年人中,每10例癌癥就有4例以上、且半數(shù)癌癥相關死亡的風險因素可通過有效的預防措施減輕、緩解。(CA Cancer J Clin. 2017年11月21日在線版 DOI: 10.3322/caac.21440)
癌癥風險因素
研究者表示,從2014年疾控中心以及國際癌癥研究所(IARC)的監(jiān)測數(shù)據(jù)來看,吸煙引起的癌癥和死亡病例遠高于其他單一風險因素,約占所有癌癥病例的20%,以及所有癌癥死亡的30%。吸煙最常引起的癌癥為肺癌,但同時也會引起大量的喉癌、食管癌、口腔癌和鼻咽癌。
與癌癥相關的可變因素之二為超重,引起了7.8%的癌癥病例和6.5%的癌癥相關死亡。超重還是子宮癌的主要危險因素(約69%),另外約1/3的膽囊癌、腎癌、腎盂癌也是超重所致。
女性癌癥中,位列第三的危險因素為酒精攝入,該因素在男性中位于第四位,分別占6.4%和4.8%??傮w上,飲酒相關癌癥病例占5.6%,癌癥死亡占4%。男性中,50%的口腔癌和喉咽癌與酒精攝入相關,而HPV感染也是主要危險因素。
飲食因素對男性和女性的影響有較大差異(表1)。相關因素包括:鈣攝入不足,水果、蔬菜、膳食纖維攝入不足,紅肉和加工肉類攝入過多。部分結(jié)直腸癌的飲食風險因素的人群歸因分值(PAF)較高,取決于所評價的風險因素。
活動不足
總體而言,活動不足與3%左右的所有癌癥病例相關。女性中,活動不足引起的乳腺癌比例較此稍高。
研究者表示,這些結(jié)果表明,有必要遵循全面的體重控制、酒精攝入、膳食和活動指南,以減小相關癌癥風險。
研究者發(fā)現(xiàn),所有黑色素瘤病例均為紫外線暴露所致,而紫外線暴露在男性總體癌癥風險因素位居第二,約為5.8%,在女性中影響稍小。
另外還有3.3%的癌癥為感染所引起,其中以HBV、HCV和HPV感染最為突出。
總體而言,由某些個體風險因素以及各類可變風險因素共同引起的癌癥的實際比例很可能被低估了。
(編譯 石磊)
表1 飲食不平衡與癌癥風險
飲食不平衡因素 | 所有癌癥的總比例 | 結(jié)直腸癌的PAF |
鈣攝入不足 | 0.4% | 4.9% |
水果和蔬菜攝入不足 | 1.9% | NA |
膳食纖維攝入不足 | NA | 10.3% |
紅肉攝入 | NA | 5.4% |
加工肉類攝入 | NA | 8.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