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黄又无码在线免费看_av操操_青青草超碰_成人伊人精品色XXXX视频

北京大學腫瘤醫(yī)院

返回

頂部

網站導航

377-378期(完成)-1.jpg

ctDNA MRD檢測精準指導結直腸癌輔助化療

作者: 來源: 發(fā)布時間:2025-06-18

2025年美國消化疾病周(DDW)上報告的BESPOKE研究顯示,通過檢測血液中的循環(huán)腫瘤DNA(ctDNA)評估分子殘留病灶(MRD)狀態(tài),可有效識別哪些早期結直腸癌(CRC)患者能夠從術后輔助化療中獲益,從而幫助部分患者避免不必要的化療毒副作用,改善高風險患者的無病生存率。該研究為CRC根治性切除術后的個體化治療帶來了新希望,對于預測Ⅱ期或Ⅲ期患者化療效果及無病生存期有重要意義。(2025 DDW)

研究者表示,這些發(fā)現(xiàn)強調了利用ctDNA篩選哪些患者應接受輔助化療,及哪些患者可在不影響長期預后的前提下,潛在地免受化療帶來的身體、情感和經濟毒性。ctDNA正逐漸成為CRC領域最強大、最具預后價值的生物標志物。

Ⅱ期CRC中,高達80%的患者僅通過手術即可治愈,只有約5%的患者能從化療中受益。在Ⅲ期CRC中,約半數(shù)患者可通過手術治愈,只有20%受益于化療,另有30%的患者即使接受化療仍會復發(fā)。由于難以精確判斷哪些患者最能從化療中獲益,這意味著“我們知道我們正在對許多患者進行不必要的治療”。

細胞在再生過程中會向血液中釋放DNA片段(即游離DNA),同樣,腫瘤細胞也會釋放其DNA片段——即ctDNA。ctDNA可作為反映癌癥當前狀態(tài)的生物標志物。由于這些DNA片段的半衰期僅約2小時,它們能提供關鍵的實時快照,這與影像學檢查不同,后者可能需要數(shù)周或數(shù)月才能顯示變化。

為了確定ctDNA檢測對治療決策和無癥狀復發(fā)率的影響,研究者分析了這項多中心、前瞻性研究的數(shù)據,使用了Signatera(Natera公司)殘留病灶檢測技術,納入2020年5月至2023年3月期間接受標準治療并擁有完整臨床和實驗室數(shù)據的1794例已切除的Ⅱ~Ⅲ期CRC患者。

研究在患者術后2~6周采集ctDNA樣本,并在第2、4、6個月以及之后每3個月進行一次監(jiān)測,直至第24個月。在最終分析的1166例患者中,694例(59.5%)接受了輔助化療,472例(40.5%)未接受化療。在Ⅱ期CRC患者中,術后MRD陽性率為7.54%,而在Ⅲ期患者中,該比率為28.35%。在24個月研究結束時,16.1%的患者出現(xiàn)復發(fā)。

結果顯示,ctDNA檢測陰性的患者預后良好,Ⅱ期和Ⅲ期CRC患者的無病生存率分別高達91.8%和87.4%。相比之下,無論是否接受輔助化療,ctDNA陽性患者的無病生存率分別僅為45.9%和35.5%。

377-378期(完成)-40-.jpg

在研究的首個ctDNA監(jiān)測時間點,Ⅱ期和Ⅲ期合并分析的ctDNA陽性患者的無病生存率顯著低于ctDNA陰性患者(HR=26.4,P<0.0001)。研究進一步揭示,化療的獲益主要見于ctDNA陽性患者,ctDNA檢測呈MRD陽性并接受化療的患者,其2年無病生存率為40.3%,而未接受化療的MRD陽性患者僅為24.7%。MRD陰性并接受化療的患者,其2年無病生存率高達89.7%,與未接受化療組的89.5%幾乎相同。

研究解讀

研究者指出,這些結果表明,輔助化療的益處主要見于ctDNA陽性的患者。ctDNA可通過識別哪些患者最有可能從化療中受益來指導術后治療決策;在監(jiān)測方面,ctDNA可預測復發(fā)——通常早于影像學掃描。這為我們提供了干預機會,給予這些患者二次治愈的機會。研究者相信,繼CT、MRI和PET-CT等重大進展之后,ctDNA代表了癌癥監(jiān)測乃至最終更好理解癌癥診斷的下一個關鍵性進步。

美國弗雷德·哈欽森癌癥中心William M. Grady教授評論指出,BESPOKE試驗是一項做得很好的研究,進一步證實了“MRD檢測是比目前標準的CT掃描和CEA(癌胚抗原,一種腫瘤標志物)檢測更準確的預后評估方法”。不過,該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研究只有2年的隨訪數(shù)據,理想情況下需要5年的隨訪數(shù)據。畢竟少數(shù)在2年時無疾病證據(NED)的患者會在5年內復發(fā)。還需要更多研究來證明MRD檢測指導下的治療能改善結局。目前仍需要研究證明,若根據MRD結果改變患者的治療方案,能否改善患者的預后,這些研究正在計劃和啟動中。目前,治療CRC的腫瘤科醫(yī)生普遍會采用ctDNA檢測進行MRD評估,但這尚未成為標準選擇。對于ctDNA代表癌癥監(jiān)測領域下一個關鍵性進步的說法,Grady教授認為,這是一種期望,需要進一步研究來證實,但它確實展現(xiàn)出可能成真的潛力。

(編譯 張瑞軒)

377-378期(完成)-4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