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腫瘤醫(yī)院肝膽胰外一科創(chuàng)建于1996年。現(xiàn)有病床33張,醫(yī)師10人,其中正高職稱醫(yī)生2人,副高職稱1人,中級職稱4人,在讀研究生4人,所有醫(yī)生均為研究生畢業(yè)。建科以來,在黃信孚及邢寶才主任的領導下,科室全體醫(yī)師秉承以"延長病人生存,改善病人生活質量,為病人解除病痛"為目標,把肝膽胰腫瘤綜合治療的最新理念與肝膽胰外科手術的最近技術相結合,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提高,不斷完善,形成了鮮明的本科室的診療特色。在醫(yī)療、科研和教學方面居國內(nèi)領先水平。同時,培養(yǎng)出了一大批研究生和青年醫(yī)師。
現(xiàn)任主任邢寶才,教授,主任醫(yī)師。擔任:中國抗癌協(xié)會肝癌專業(yè)委員會常委,中華外科學會肝臟外科學組委員,中華腫瘤學會肝癌學組委員,中國抗癌協(xié)會大腸癌肝轉移學組委員,中國抗癌協(xié)會膽道腫瘤委員會常委,中國抗癌協(xié)會胰腺癌委員會委員,衛(wèi)生部腫瘤規(guī)范化治療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抗癌協(xié)會理事,北京抗癌協(xié)會肝膽胰腫瘤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腫瘤學會委員,北京大學肝癌中心副主任,北方肝癌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同時擔任多種雜志的編委和審稿專家。
多年的臨床經(jīng)驗積累及國內(nèi)外的經(jīng)驗交流,使北京腫瘤醫(yī)院肝膽胰外一科逐漸在醫(yī)療工作上獨具特色,主要收治(1)原發(fā)性肝癌、轉移性肝癌(結直腸、間質瘤、卵巢等)及其他肝臟良惡性病變;(2)胰腺癌、胰腺囊性腫瘤及神經(jīng)內(nèi)分泌腫瘤;(3)膽囊癌、膽管癌,梗阻性黃疸及十二指腸、壺腹部腫瘤;(4)后腹膜腫瘤等。積極倡導規(guī)范化手術治療、輔助治療、新輔助治療、多學科協(xié)作的綜合治療和姑息治療。特別是在扎實的肝膽外科技術基礎上對血管外科理念的引入,使得風險高、難度大的手術成為我們科的技術特色:各種類型高難度肝臟腫瘤(巨大肝癌、臨近/侵犯肝門的肝癌、尾狀葉肝癌及復發(fā)肝癌)的不同術式、個體化的肝切除手術,標準及擴大的胰十二指腸切除手術(聯(lián)合門靜脈-腸系膜上靜脈切除吻合),肝胰十二指腸切除手術,聯(lián)合腹腔干動脈切除的胰腺癌切除手術,全胰腺切除手術,保留脾臟和脾血管的胰腺體尾部切除手術,高難度肝門膽管癌的根治性切除手術,復發(fā)性后腹膜腫瘤的手術切除等。同時積極開展新技術在肝膽胰腺外科技術中的應用,如:腹腔鏡肝切除、術中射頻消融等。以上手術的成功開展有效地提高了肝膽胰腫瘤的手術切除率。
在開展高難度新技術的同時始終把醫(yī)療安全放在首位,在原發(fā)性肝癌的治療過程中,手術前重視術前的診斷,嚴把適應癥,引入肝功能儲備(ICG)檢測儀以及三維成像手術系統(tǒng)進行肝臟功能的評估,手術中精細的操作,合理的阻斷肝門血流,手術后嚴格的檢驗、檢測及科學,合理肝功能不全處理流程,近三年無圍手術期死亡,無術后肝功能衰竭,同時將手術后合并癥控制在國際先進水平。胰腺癌的治療過程中,嚴把可切除胰腺癌的標準,在消化道重建方式,術前黃疸的處理,術后胰瘺、應激性潰瘍、腹腔出血的處理制定標準的流程,三年內(nèi)無圍手術死亡,并發(fā)癥率達國際先進水平。結直腸癌肝轉移方面積極倡導多學科合作,與我院結直腸外科、消化內(nèi)科、介入科、放療科等科室積極合作,進行新輔助治療、轉化治療,并聯(lián)合門靜脈栓塞、射頻消融治療等新技術,大大增加了患者獲得根治性治療的機會,使得經(jīng)治的病人5年生存率接近國際先進水平。
在重視外科手術切除的同時,積極倡導多學科綜合治療模式,積極開展參與組建原發(fā)性肝癌,結直腸癌肝轉移,胰腺神經(jīng)內(nèi)分泌腫瘤的多學科診治團隊(MDT)同時與國內(nèi)外多家診治中心進行多項肝膽胰腫瘤的藥物臨床試驗,造福于廣大腫瘤患者。
發(fā)表的文章及專利:(近十年我科發(fā)表的第一或責任作者的文章)
1、 Zhao W, Wang L, Han H, et al. 1B50-1, a mAb Raised against Recurrent Tumor Cells, Targets Liver Tumor-Initiating Cells by Binding to the Calcium Channel α2δ1 Subunit[J]. Cancer cell, 2013, 23(4): 541-556.
2、 Jin K M, Lu M, Liu F F, et al. N-WASP is highly expressed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associated with poor prognosis[J]. Surgery, 2013, 153(4): 518-525
3、 Zhou L, Jin Y, Cui Q C, et al. Low Expression of PAI-2 as a Novel Marker of Portal Vein Tumor Thrombosis and Poor Prognosi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 World journal of surgery, 2013, 37(3): 608-613.
4、 Wang K, Demir I E, D’Haese J G, et al. The neurotrophic factor neurturin contributes towards an aggressive cancer cell phenotype, neuropathic pain and neuronal plasticity in pancreatic cancer[J]. Carcinogenesis, 2013: bgt312
5、 Zhou L, Jin Y, Cui Q C, et al. Low Expression of PAI-2 as a Novel Marker of Portal Vein Tumor Thrombosis and Poor Prognosi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 World journal of surgery, 2013, 37(3): 608-613
6、 Demir I E, Wang K, Tieftrunk E, et al. Neuronal plasticity in chronic pancreatitis is mediated via the neurturin/GFRα2 axis[J].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Gastrointestinal and Liver Physiology, 2012, 303(9): G1017-G1028.
7、 Song J M, Lu M, Liu F F, et al. AIB1 as an Independent Prognostic Marker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fter Hepatic Resection[J].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2012, 16(2): 356-360.
8、 Sun W, Xing B, Sun Y, Du X, Lu M, Hao C, Lu Z, Mi W, Wu S, Wei H, Gao X, Zhu Y, Jiang Y, Qian X, He F. Proteome analy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by two-dimensional difference gel electrophoresis: novel protein marker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issues. Mol Cell Proteomics. 2007, 6: 1798-808.
9、 Wang K, Xing B, Zhang Q, Xu G. Study on the expression of Cyclooxygenase-2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 lines and on the growth inhibition effect of NS-398. Chin J Cancer Res 2006; 18: 32-37
10、Xing Baocai, Wang Yi, S Wimmenauer er al. FasL expression in human colon carcinoma.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2002, 14(1):37-41.
11、Wimmenauer S,Steriert A,Wolff-Vorbeck G, Xing B et al. Influence of cytokines on the expression FasL and CD44 splice variants in colon carcinoma cells. Tumor Biol. 1999, 20(6): 294-303
12、劉偉, 閆曉巒, 王崑, 等. 結直腸癌肝轉移二次切除的預后分析[J]. 中華醫(yī)學雜志, 2013, 93(028): 2183-2185.
13、王崑, 劉偉, 劉銘, 等. 雙原發(fā)胰腺癌 13 例臨床分析[J]. 中華肝膽外科雜志, 2013, 19(004): 267-270.
14. 王崑, 劉偉, 劉銘, 等. 胰腺實性假乳頭狀瘤的外科治療[J]. 中華普通外科雜志, 2013, 28(003): 219-221.
15、劉銘, 邢寶才. 肝動脈灌注化療在結直腸癌肝轉移治療中的若干問題[J]. 中華醫(yī)學雜志, 2013, 93(012): 881-883.
16、邢寶才. 結直腸癌肝轉移的規(guī)范化治療[J]. 中華消化外科雜志 ISTIC, 2013, 12(6).
17、李啟炯, 宋軍民, 陸敏, 等. CyclinD1 在肝細胞癌中的表達及與肝細胞癌患者預后的關系[J]. 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 (電子版), 2012, 2: 022.
18、邢寶才, 丁兆武. 結直腸癌肝轉移的術前化療[J]. 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 2011, 18(5): 473-474
19、邢寶才, 王宏偉. 轉移性肝癌的外科治療——大腸癌肝轉移術前化療后的最佳手術時機[J]. 中國實用外科雜志, 2011, 31(11): 997-1000.
20、宋軍民, 邢寶才. 胰腺手術后出血危險因素分析: 附 236 例報告[J]. 中國實用外科雜志, 2010, 30(2): 108r110-121.
21、耿鳳勇, 孫誼, 錢紅綱, 等. 原發(fā)性膽囊癌中熱休克蛋白 (GRP78) 的表達及意義[J]. 中華肝膽外科雜志, 2010, 16(9).
22、王宏偉, 姚云峰, 李明, 等. 中低位直腸癌新輔助放療后系膜內(nèi)淋巴結隱匿轉移的臨床病理學研究[J]. 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10, (3): 189-192.
23、邢寶才. 提高對結直腸癌肝轉移外科切除的認識[J]. 中華醫(yī)學雜志, 2009, 89(12): 793-794.
24、耿鳳勇, 孫誼, 錢紅綱, 等. 熱休克蛋白 (HSP70) 在膽囊癌中的表達及其意義[J]. 中國腫瘤外科雜志 2009,(3): 141-144.
25、邢寶才, 王宏偉. 合理規(guī)范地治療膽囊癌[J]. 中國腫瘤外科雜志 2009,(2): 68-69.
26、宋軍民, 耿鳳勇, 邢寶才.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診治分析[J]. 中華外科雜志, 2008, 46(9): 715-716.
27、郭建平, 郭志強, 邢寶才. 胃腸間質瘤 68 例[J]. 腫瘤研究與臨床, 2008, 20(9): 632-634.
28、王崑, 邢寶才. 腹部手術切口的選擇與顯露[J]. 中國實用外科雜志, 2008, 28(3): 239-240.
29、孫誼,吳志宇,郝純毅,黃信孚,王崑,包全,錢紅綱,邢寶才。聯(lián)合半肝切除治療中晚期肝門膽管癌。中華醫(yī)學雜志2008;88:527-530.
30、王崑,黃信孚,孫誼,邢寶才。Appleby手術治療惡性胰體尾腫瘤6例報告。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07;22:32-34
31、邢寶才, 宋軍民. 外科引流的合理應用[J]. 中國實用外科雜志, 2007, 27(1): 48-50.
32、王崑,陸愛萍,郝純毅,邢寶才,黃信孚,高非,季加孚。胰腺實性假乳頭狀腫瘤的臨床病理學特征。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學報2006;28:418-420.
33、邢寶才,孫誼,包全,錢紅綱,郝純毅,黃信孚,王怡,顧晉,季加孚。保留脾臟和脾血管的胰體尾切除手術。中華醫(yī)學雜志2006;86:690-692.
34、邢寶才. 肝癌的外科治療策略[J]. 繼續(xù)醫(yī)學教育, 2006, 20(8): 12-14.
35、邢寶才,王家宏,王怡等雌激素受體在原發(fā)性肝癌中的表達和變異,北京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4,36(6):620-622。
36、邢寶才,袁艷華,胡志國等,NY-ESO-1/LAGE-1基因在肝癌組織中的表達及其誘導的體液免疫應答,中華醫(yī)學雜志,2004,84(23):1980-1982
37、朱強,單軍,邢寶才等,梗阻性黃疸對螺旋CT膽管造影的影響,中華腫瘤雜志,2003,25(3):268-71。
38、王崑,邢寶才,徐光煒;Cox-2在原發(fā)性肝癌的表達,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03,18(2):107-109
專利:
邢寶才 Hep11+12細胞系建立 2010 發(fā)明 200910180628
參與的臨床試驗
開始時間 | 結束時間 | 項目名稱 |
2004-8 | 2005-9 | 晚期原發(fā)性肝癌全身化療新方案探索 |
2006-6 | 2010-8 | 奧沙利鉑+5Fu/LV(FOLFOX4)與單藥阿霉素用于不適于手術或局部治療的晚期肝細胞肝癌患者姑息性化療的對比研究(EACH) |
2009-9 | 2014-12 | 索拉菲尼作為肝細胞癌手術切除或局部消融術后輔助治療的III期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STORM) |
2012-8 | 2015-3 | 槐耳顆粒預防肝癌根治性切除術后復發(fā)轉移的多中心、隨機、平行對照臨床研究 |
2012-8 | 2016-3 | 槐耳顆粒預防肝癌非根治性切除術后疾病進展的前瞻性、多中心、開放性臨床研究 |
2012-10 | | 貝伐珠單抗聯(lián)合以奧沙利鉑為基礎的聯(lián)合方案轉化治療初始不可切除的結直腸癌肝轉移的開放性、非隨機、多中心臨床研究 |
2013-10 | | 評價索拉菲尼加最佳支持治療在進展期肝內(nèi)膽管細胞癌患者中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前瞻性研究 |
2013-12 | | 瑞格菲尼治療索拉菲尼治療失敗的肝細胞癌的III期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 |
參與的臨床試驗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 | 70萬 |
課題名稱: | hALP作為結直腸癌肝轉移腫瘤標志物以及作用機理研究 |
課題任務書編號: | 81371868 |
課題承擔單位: | 北京市腫瘤防治研究所 |
起止年限: | 2014年1月-2017年12月 |
經(jīng)費來源: | 國家自然基金委 |
|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 | 25萬元 |
課題名稱: | 一個核蛋白穩(wěn)定p53的分子機制研究 |
課題任務書編號: | 81171877 |
課題承擔單位: | 北京市腫瘤防治研究所 |
起止年限: | 2012年1月-2015年12月 |
經(jīng)費來源: | 國家自然基金委 |
| |
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課題: | 11萬元 |
課題名稱: | hUTP14a在肝癌發(fā)生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機制研究 |
課題編號: | 12G30666 |
課題承擔單位: | 北京市腫瘤防治研究所 |
起止年限: | 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 |
經(jīng)費來源: | 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
| |
重大專項: | 100萬元 |
項目(課題)名稱: | 肝炎進展為肝癌的風險預測和早期診斷研究 |
專項名稱: | 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傳染病防治 |
項目(課題)編號: | 2008ZX10002-016 |
課題組織單位: | 軍事醫(yī)學科學院放射與輻射醫(yī)學研究所 |
起止年限: | 2008年10月至2010年12月 |
經(jīng)費來源: | 國家科技部中央財政投入 |
| |
863課題: | 40萬元 |
課題名稱: | 人類肝臟蛋白質組表達譜修飾譜研究 |
課題任務書編號: | 2006AA02A308 |
項目名稱: | 功能基因組與蛋白質組 |
課題組織單位: | 軍事醫(yī)學科學院放射與輻射醫(yī)學研究所 |
子課題名稱: | 肝癌相關蛋白質組研究 |
起止年限: | 2007年12月至2010年12月 |
經(jīng)費來源: | 國家科技部863計劃經(jīng)費 |
| |
北京市科委課題: | 85萬元 |
項目名稱: | 肝臟及重大肝病的蛋白質組學研究 |
課題名稱: | 重大肝病的比較蛋白質組學的研究 |
課題編號: | H030230280410 |
課題承擔單位: | 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 |
起止年限: | 2003年11月至2007年12月 |
經(jīng)費來源: | 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