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黄又无码在线免费看_av操操_青青草超碰_成人伊人精品色XXXX视频

北京大學腫瘤醫(yī)院

返回

頂部

網(wǎng)站導航

377-378期(完成)-1.jpg

研究開發(fā)去糖基化靶向嵌合體抗腫瘤

作者: 來源: 發(fā)布時間:2025-06-18

同濟大學醫(yī)學院王萍、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林亮等,合作開發(fā)了一種N-去糖基化靶向嵌合體(DGlyTAC),該技術通過將去糖基酶PNGF與特異性納米抗體或親和配體融合,實現(xiàn)對免疫檢查點蛋白、生長因子受體等膜蛋白表面N-糖鏈的精準剪除,從而阻斷其功能活性,有效破壞CD24/Siglec-10、PD-L1/PD-1等關鍵免疫調(diào)控通路,同時對整體細胞糖基化狀態(tài)影響極小,脫靶效應低,安全性好。研究首次證明DGlyTAC能顯著抑制腫瘤生長,且在針對PD-L1的小鼠腫瘤治療中,DGlyTAC優(yōu)于抗PD-L1抗體的抗腫瘤效果,毒性也更低。[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 2025; 10(1): 139. ]

377-378期(完成)-100-.jpg

針對免疫檢查點信號遏制腫瘤的免疫逃逸機制,是多種實體瘤治療的重要策略。占據(jù)目標蛋白的結(jié)合位點可實現(xiàn)信號阻斷,直接清除也是一種策略,如蛋白降解靶向嵌合體技術(PROTAC),依賴細胞內(nèi)的泛素-蛋白酶體途徑實現(xiàn)對目標蛋白的徹底清除。去除免疫檢查點蛋白的糖基化修飾亦可使其失活,去糖基化對免疫檢查點蛋白而言,雖不致死,但其功能已失。蛋白質(zhì)功能往往依賴多種翻譯后修飾,其中N-糖基化是細胞外表面廣泛存在的修飾,80%的細胞膜蛋白均攜帶N-糖鏈,參與調(diào)節(jié)細胞分化、細胞間通訊和蛋白穩(wěn)定性。免疫檢查點蛋白亦需要糖基化發(fā)揮作用,N-糖基修飾影響多種免疫檢查點受體-配體結(jié)合親和力和功能,幫助腫瘤細胞削弱免疫細胞的識別與攻擊,促進免疫逃逸。已有研究顯示,阻斷腫瘤細胞表面的N-糖基化可增強CAR-T細胞的殺傷力。

研究者開發(fā)了DGlyTAC技術。DGlyTAC是一種靶向性N-糖基剪切工具,由去糖基酶PNGF與識別目標蛋白的納米抗體/親和性配體融合而成。DGlyTAC不破壞蛋白本身,而是通過靶向修剪的方式實現(xiàn)特定蛋白失活。

377-378期(完成)-99-.jpg

研究者首先在表達結(jié)構清晰、糖基化位點有限的CD24蛋白上驗證了DGlyTAC的可行性。研究者使用CHO細胞系構建了過表達CD24與熒光蛋白eGFP融合的細胞模型。結(jié)果顯示,直接添加PNGF需較高濃度(500?nM)才能去除eGFP-CD24的N-糖鏈,而將PNGF與識別eGFP的納米抗體nbGFP融合后,僅需5?nM的nbGFP-PNGF即可實現(xiàn)完全去糖基化,效率提升百倍,且對其他蛋白的糖基化影響極小,顯示DGlyTAC優(yōu)異的特異性與高效性。

經(jīng)過nbGFP-PNGF處理后,CD24與巨噬細胞表面的抑制性受體Siglec-10的結(jié)合能力下降,巨噬細胞對腫瘤細胞的吞噬效率提高,證實使用DGlyTAC技術對CD24進行去糖基化可解除對免疫系統(tǒng)的抑制。這一策略同樣適用于別吃我信號通路CD47-SIRPα。研究者構建了nbCD47-PNGF,在多種腫瘤細胞系中實現(xiàn)了CD47的去糖基化,顯著增強了其被巨噬細胞吞噬的能力,提示DGlyTAC可應用于不同免疫逃逸通路的干預。

為驗證DGlyTAC的普適性,研究者將該技術應用到多種生長因子受體如IGF1R、EGFR和HER2等,其膜定位及信號傳導依賴于N-糖基化修飾。結(jié)果顯示,通過分別與相應親和體融合,DGlyTAC在多種腫瘤細胞系中能有效去除這些蛋白的部分糖基化修飾,導致蛋白分布位置發(fā)生改變。或因這些蛋白較大且結(jié)構復雜,DGlyTAC的去糖基化效率存在一定局限。

研究者于是聚焦免疫檢查點蛋白PD-L1,設計了針對人源與鼠源PD-L1的特異性DGlyTAC(nbhPDL1-PNGF和nbmPDL1-PNGF)。結(jié)果表明,DGlyTAC能幾乎完全去除PD-L1的N-糖基化修飾,在不影響其膜表達水平和穩(wěn)定性的情況下,顯著削弱PD-L1與PD-1的結(jié)合能力,去糖效果呈劑量依賴性,可將結(jié)合能力降低至原來的1/16。

研究者在乳腺癌(E0771)、結(jié)直腸癌(MC38)等小鼠腫瘤模型中驗證了DGlyTAC的抗腫瘤效果。結(jié)果顯示,納米抗PD-1抗體本身只對腫瘤生長有輕微抑制的效果。與抗PD-L1抗體、抗PD-1抗體或PNGF治療相比,DGlyTAC在抑制腫瘤生長、延長小鼠生存時間及增強腫瘤免疫微環(huán)境的CD8陽性T細胞浸潤方面表現(xiàn)更優(yōu)。藥代動力學研究發(fā)現(xiàn),DGlyTAC可有效富集于腫瘤組織,修剪糖鏈的反應主要限于腫瘤部位,無明顯器官毒性。

研究者開發(fā)的DGlyTAC技術是一種新穎而高效的蛋白特異性N-糖基化修飾去除方法,未來的臨床應用前景不容小覷。它為研究蛋白糖基化修飾的功能提供了強大的研究工具。這種特異性高、脫靶效應低的策略也為下一代腫瘤免疫治療提供了新的方向。未來需深入研究進一步優(yōu)化DGlyTAC的體內(nèi)穩(wěn)定性,提高其對大型復雜蛋白的修飾效率。

(編譯 羅梓蕊)

377-378期(完成)-10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