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黄又无码在线免费看_av操操_青青草超碰_成人伊人精品色XXXX视频

北京大學腫瘤醫(yī)院

返回

頂部

網站導航

379-380期(完成)-1.jpg

腸癌篩查年齡提前可降低腸癌死亡率

作者: 來源: 發(fā)布時間:2025-07-24

中國臺灣大學醫(yī)學院陳秀熙等基于中國臺灣省超過26萬人隨訪17年的數據研究顯示,與從50歲才開始糞便免疫化學檢測(FIT)篩查相比,從40歲開始每兩年一次的FIT篩查(50歲后仍堅持),可以將腸癌的發(fā)生率降低21%、死亡率降低39%。(JAMA OncoL. 2025年6月12日在線版)

研究提示,將FIT篩查年齡提前到40歲,可進一步降低腸癌發(fā)生和死亡風險,有望降低我國腸癌負擔。近年來,由于高熱量食物攝入、加工紅肉消費、久坐生活方式和早期抗生素暴露等因素,腸癌年輕化的趨勢在加劇。其中,40~49歲年齡段的增幅最為顯著。

379-380期(完成)-38-.jpg

為了應對這一趨勢,部分國家或地區(qū)已將FIT篩查的推薦年齡降低至45歲。研究者注意到,這些推薦主要基于對50~75歲年齡組既往篩查經驗的建模研究外推,并非來自對40~49歲成年人開展的隨機試驗或隊列研究的實證數據。

該研究于2001~2009年期間,在中國臺灣省的部分城市邀請了501 039名40~49歲成年人,參與基于社區(qū)的結直腸癌篩查。最終53 142人接受50歲之前的篩查,其中39 315人接受了早期和常規(guī)篩查(50歲前和50歲后都篩查),13 827人僅接受了早篩;剩余
447 897人未在50歲前接受FIT篩查,其中223 810人僅接受了常規(guī)篩查(50歲后篩查),224 087人未接受常規(guī)篩查。

研究的隨訪時間持續(xù)到2019年底。研究者主要分析了接受早篩和常規(guī)篩查39 315人,以及僅接受常規(guī)篩查22 3810人的數據。兩組的平均隨訪時間分別為17.4年和17年。

結果顯示,50歲才開始的常規(guī)篩查組腸癌發(fā)病率為42.6/10萬人年,死亡率為7.4/10萬人年;而40歲開始的早篩組腸癌發(fā)病率為26.1/10萬人年,死亡率為3.2/10萬人年。簡單來說,與從50歲開始篩查相比,從40歲開始篩查(50歲后繼續(xù)篩查),分別使腸癌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降低39%和21%。

379-380期(完成)-37-.jpg

從獲益程度來看,從40歲開始早篩并在50歲后持續(xù)篩查的受試者腸癌發(fā)病率和死亡率最低,隨后是50歲時開始篩查的受試者、從40歲開始早篩但在50歲后未持續(xù)篩查的受試者,最后是未進行定期篩查的受試者。

研究者計算出,當篩查從40~49歲開始時,每預防1例腸癌所需篩查的參與者數量為1548,而當篩查從50歲開始時,該數量為2079。研究者認為,這些發(fā)現證實了FIT在這一年輕人群中的有效性,并支持將篩查起始年齡下調。 (編譯 趙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