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期北京大學護理學院教育教學沙龍在我院順利舉辦
為深入貫徹落實高等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提升臨床教學能力,由北京大學護理學院主辦的系列教育教學沙龍分別在各教學醫(yī)院舉行。9月26日下午,第十七期教學沙龍在我院報告廳順利舉行。由我院頭頸外科趙藝媛護士長主講,護理部周晶娟副主任主持,全院各科室?guī)Ы汤蠋煛⒆o理骨干以及來自北京大學各臨床教學醫(yī)院的護理骨干百余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授課能力是帶教老師的必備技能之一,帶教老師的教學能力直接關系到教學質量。我院趙藝媛老師承擔著中華護理學會、北京護理學會的腫瘤??坪桶矊幆熥o??谱o士的教學任務,曾在首屆全國護理院校臨床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中國腫瘤營養(yǎng)青年學者演講比賽、北京護理工作者演講比賽及北京青年學術演講比賽、北京大學教學基本功大賽等比賽中獲獎,在臨床教學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本次活動她與大家分享“如何講好一堂臨床教學課”。
趙老師首先提出聽眾是講者的“王”,告訴大家要學會做一個“懂聽眾”的講者,清楚“聽眾想要的是什么”。她以“腫瘤患者的營養(yǎng)評估”為例,說明如何針對授課對象的理解程度去明晰概念,她將人體比做“一棵大樹”,而營養(yǎng)像是“陽光、水分、土壤”,“大樹”離開“陽光、水分和土壤”就會營養(yǎng)不良,慢慢枯萎。腫瘤就像是“害蟲”會侵害“大樹”,消耗大樹的營養(yǎng),放化療就像是醫(yī)生在為大樹噴灑“殺蟲劑”……簡單的比喻,生動形象地幫助學員理解其中的關系。接著,趙老師指出“枯燥乏味的專業(yè)授課”容易讓聽眾“昏昏欲睡”,巧妙的將授課內(nèi)容揉進事例中,給聽眾“講一個動人的故事”,就能讓聽眾備受啟發(fā)。她強調授課要抓住知識的難點,而難點講透要靠專業(yè)能力,授課不能僅停留在“是什么”,還要講出“為什么”,不能僅僅停留在表面,還應有豐富的內(nèi)涵,才能“讓人回味”。最后,趙藝媛老師強調任何一堂精彩的授課都離不開講者的精心準備,“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將講課內(nèi)容“爛熟于心”,才能實現(xiàn)對授課時間的“精準把握”、“分秒不差”。此外,還需要適時的互動、眼神交流。
趙老師的精彩講授讓大家受益匪淺,領會到了一場精彩授課的精髓所在,也明白了每一份成績的取得都離不開辛苦付出。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趙老師分享的授課給大家?guī)砹撕芏鄦l(fā)和幫助,也為今后臨床護理教學工作的開展指明了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