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CC完美落幕!護理分會場精彩回放
2017年4月23日,第12屆世界胃癌大會(International Gastric Cancer Congress, IGCC)在北京圓滿落下帷幕。國際胃癌大會是由國際胃癌協(xié)會(IGCA)每2年組織舉辦的一項重要的國際學術會議,是胃癌專業(yè)領域的國際權威學術會議。本屆會議是國際胃癌大會 22 年來首次落戶中國。
本期大會主題為:彌合差距,共克胃癌。北京大學腫瘤醫(yī)院季加孚院長任大會主席。
護理分會場 4月22日 2:30-5:30pm
隨著腫瘤治療手段的不斷發(fā)展,護士在癌癥患者的全程管理中越來越多地發(fā)揮作用,呈現(xiàn)工作精細化、角色多元化的局面。本次會議來自澳大利亞、美國及我國港、臺及北京的知名護理專家就癌癥幸存者管理、研究護士的發(fā)展、循證護理、??谱o理教育、護理質量管理等前沿動態(tài)進行了精彩報告。
來自澳大利亞的國際腫瘤護理學會候任主席Patsy Yates教授分享了“癌癥幸存者:護士在提高患者臨床結局中的貢獻”,她指出我們不僅要關注癌癥患者,還要關注幸存者,這一人群在身體、心理、社會和精神方面有著特殊的健康需求,護士作為健康照顧團隊中的重要成員,應提供生命全周期的照護。Patsy教授從一項全球多中心研究結果講述了癌癥幸存者的需求,如何提供有效的干預措施,以提高癌癥幸存者的自我照顧能力和生活質量。
來自美國MD Anderson 癌癥中心的Jie Willey教授,20余年致力于癌癥臨床研究的實踐,她提出每一種抗腫瘤藥物進入臨床應用前都要經過科學嚴謹?shù)呐R床試驗過程,而研究護士在這一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研究護士對參與臨床試驗的患者進行全程管理,承擔著篩查、評估、給藥、協(xié)調、管理、教育等角色和功能,因此需具備專業(yè)能力、協(xié)調能力、靈活性和適應性,才能保證臨床試驗順利進行,為新藥進入臨床的安全使用提供依據。Jie Willey教授充分肯定了研究護士在促進腫瘤醫(yī)學發(fā)展中的作用,并為國內研究護士崗位近些年的發(fā)展和取得的成績感到欣慰。
中華護理學會腫瘤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委員徐波老師向大會做了“從教育到實踐:中國腫瘤護理的發(fā)展”的報告,中國面臨著癌癥高發(fā)、高死亡、高負擔、高需求的挑戰(zhàn),患者需要高品質的專業(yè)化護理。徐波老師分享了近10年中華護理學會在腫瘤專科護士培訓中開展的工作,指出隨著臨床醫(yī)療照顧模式的轉變,護士如何更好地在多學科團隊中發(fā)揮作用,以及??谱o理的發(fā)展方向。
北京大學護理學院龐冬副教授以“癌癥患者的癥狀管理-我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我們可以做什么?”為題,從結直腸癌的診療情況及術后患者的癥狀困擾出發(fā),介紹了目前常用的腸道癥狀評估工具,自制評估工具的檢驗及應用,臨床腸道癥狀及自我管理的現(xiàn)狀,為護士在臨床提供科學的癥狀評估及管理提供方向和指引。
臺灣萬芳醫(yī)院的Wang ChinYun教授,作為資深護理部督導長,在腫瘤護理及安寧療護方面有著豐富的臨床實踐、教學及管理經驗,她總結了臺灣腫瘤護理的質量控制和監(jiān)測現(xiàn)狀,用PDCA品質改善實例向大家傳授了臨床護理質量持續(xù)改進的方法,強調了要以患者安全為中心的質量安全管理在減少差錯,降低醫(yī)療成本中的重要性。
北京大學腫瘤醫(yī)院護理部陸宇晗主任分享了我國安寧療護與姑息照顧面臨的機遇與挑戰(zhàn),她指出終末期癌癥患者來自身、心、社、靈方面的需求和豐富的護理內涵給了我們機會也給我們提出了挑戰(zhàn),腫瘤科護士應在安寧療護中發(fā)揮重要作用。陸宇晗老師結合安寧療護質量指標分析了中國安寧療護與姑息照顧現(xiàn)狀與發(fā)達國家的差距,任重而道遠,提出需明確護士的職責、建立安寧療護質量標準、積極開展專科教育培訓及相關護理研究方面,在實踐、教育、研究、協(xié)作及領導力等方面抓住機遇迎接挑戰(zhàn),為提升終末期癌癥患者的照顧質量做出努力。
專家面對面環(huán)節(jié),亞洲腫瘤護理學會主席Winnie SO教授做了主題為”Evidence-based nursing intervention to support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how far do we go?的精彩報告,她從中國胃癌患者的需求出發(fā),提出了護士在胃癌的預防、早診、治療及康復的疾病全程中的作用,包括識別風險人群,指導預防以防病于未病,在治療過程中給予專業(yè)護理以保證治療順利進行及康復,關注幸存者以提高自我照顧能力及生活質量。Winnie SO教授指出護士應針對患者的不同需求提供循證護理實踐,并教會大家應用循證依據解決臨床問題的步驟。同時她也指出當前可用于支持胃癌護理的循證依據有限,希望大家能夠在臨床發(fā)現(xiàn)問題,積極開展循證護理研究,加強學術合作與交流,取長補短,從而為癌癥患者提供最佳循證護理實踐。
IGCC上來自各位護理專家們的精彩報告,讓更多的腫瘤護理工作者們了解到了腫瘤護理工作的重要性,為我們臨床護理實踐提供了新的理念、啟發(fā)和思路,為進一步提升護理質量提供指引和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