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黄又无码在线免费看_av操操_青青草超碰_成人伊人精品色XXXX视频

北京大學腫瘤醫(yī)院

大眾版專業(yè)版手機APP

返回

頂部

網站導航

臨床科室

媒體報道

【劉巍專訪】姑息治療是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有機結合

腫瘤資訊

2015年11月5日,中國醫(y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以下簡稱“中國醫(yī)促會”)腫瘤姑息治療與人文關懷分會成立大會在北京舉行。會后腫瘤資訊有幸采訪了專委會主任委員、北京大學腫瘤醫(yī)院姑息治療中心主任劉巍教授。

劉巍教授回顧了自己的從醫(yī)經歷,她認為人文關懷是腫瘤姑息治療中極為重要的部分,并就姑息治療??频亩ㄎ惶岢隽似鞄悯r明的觀點。

關于人文關懷

出身醫(yī)學世家的劉巍教授從小耳濡目染,她對患者的人文關懷有著深刻的理解。作為醫(yī)者,需要有慈心,更需要有善行,要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幫助到患者,在給予患者軀體治療的同時,也要給予其精神、心理上的呵護。多年來,很多患者辭世后,家屬仍然會送上錦旗表示感謝。而反過來,醫(yī)生從患者身上也學到很多,并在此過程中不斷地成長、成熟,劉巍教授娓娓道來,也許這些都是一點一滴人文的體現(xiàn)吧。正如新聞報道所說,醫(yī)學前輩在給患者聽診的時候,總是先在身上暖暖聽筒,再放到患者身上,其實這些都是人文精神的小小體現(xiàn)。

事實上,姑息治療的理念也處處閃耀著人文的光芒,過去很多人認為姑息治療只是給患者帶來一些“噓寒問暖”、“治標不治本”以及心情的改善,直到2010年一篇刊登于《新英格蘭雜志》上的研究結果顯示,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早期加入姑息治療,不僅能改善患者生活質量,還能延長患者的生存期。自此,臨床腫瘤學家就越來越關注姑息治療并探索模式和踐行臨床一線。

就像《言醫(yī)·序》上所說,“德不近佛者不可為醫(yī),才不近仙者不可為醫(yī)”,我們作為醫(yī)生就應該做到這樣。但是繁忙的工作使得醫(yī)生想做但沒有時間做。病患來的太多太多,門診時間即使再長也沒有時間每一位都可以從頭跟他細談。此外,當前大部分醫(yī)學院校沒有開設醫(yī)學人文課,年輕醫(yī)生存在人文關懷理論的缺失。隨著我們腫瘤姑息治療與人文關懷學會的成立,大力宣傳和倡導醫(yī)學人文關懷也是我們的主要任務之一,通過我們扎實細致、深入廣泛的工作,讓大家知道我們除了科技之外還有人文,記得有名人說過“科技是求真而人文是務善”,科技加上人文的翅膀才能使我們飛得更高更遠。這是學會成立的一個初衷。

關于姑息治療的定義

JCO雜志在2009年發(fā)表的一篇文章給姑息治療做的一個很好的定義:基于病人和家屬地域不同,信仰不同,價值觀不同,關注軀體,關注心理,關注社會,關注日常生活,關注臨終關懷,關注居喪服務,這些全部都是姑息治療的范疇。目前國內姑息治療發(fā)展較好的領域 是癌痛的規(guī)范化治療的推廣,有效地提高了治療的規(guī)范化,同時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姑息治療應該貫徹整個腫瘤治療的始終。除去癌痛治療外,姑息治療在心理干預上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據文獻報道,實體瘤的焦慮和抑郁的發(fā)生率約在30%-40%,而胃癌的有文獻報道高達60%,需要及時的干預。還有社會問題導致的痛苦也是我們需要干預的內容,需要牽線搭橋去幫助解決。甚至患者生命意義的提升,“我當不了一個正常人了,沒有尊嚴了”。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姑息治療中心團隊開展了尊嚴療法,效果十分顯著。

這些干預需要一個整體的管理。一個完整的姑息治療團隊有治療師、護師、營養(yǎng)師、疼痛師、心理師、社會工作者,甚至還需要靈性關懷專家,宗教人士等,需要形成一個團體來共同工作。

姑息治療的定位

姑息治療更關注患病的人,而不僅僅關注疾病?;颊咴诠孟⒅委熤行?,從治療方案的選擇到心理狀況的評估都需要相關的專業(yè)人士給出指導和建議。

姑息治療會給病人從不同的視角來分析疾病,從而更合理規(guī)劃治療計劃。我們可以幫助患者在化療間歇期控制癥狀,放療間的不適痛苦也可以做一定的干預,姑息治療不僅為治療中的患者保駕護航,還可以幫助不同階段的患者指點迷津。

關于過度治療

很多患者確實都存在一個誤區(qū):不做抗腫瘤治療就是放棄治療,擔心不抗腫瘤治療自己就會立即死亡。還有中國孝道的傳統(tǒng)道德理念認為,只有把所有錢都花到對腫瘤的治療上才是孝,很多人認為不管能不能治好,把所有錢都花了,我就心安了。其實這有點盲目。醫(yī)生需要和患者家屬好好溝通,教會患者和家屬理智地對待問題。孝心可嘉,但過度治療并不是好辦法,甚至會縮短原有生命。

編者按

姑息治療是腫瘤防控體系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和方面,更是現(xiàn)代醫(yī)學從“治病”到“救人”這一理念的飛躍。近年來國內醫(yī)患矛盾愈演愈烈,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人民對醫(yī)療的需求升級,傳統(tǒng)的機械的醫(yī)療理念僅僅能治好病,而不能滿足患者就醫(yī)過程中的人文需求。希望通過腫瘤資訊和諸位專家的這次訪談,能提高醫(yī)生對醫(yī)學人文關懷理念的重視。